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和全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为宣传慈善法、广泛传播慈善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励社会成员向上向善,今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各级各部门以《慈善法》为遵循,坚持以法兴善,弘扬慈善文化,践行慈善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建设慈善之城。让公众走近慈善、参与慈善,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向善的慈善氛围,培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慈善情怀,使“全民慈善,全民公益”成为烟台的一种慈善现象。
创新募捐机制推动全民公益
为积极拓展、拓宽募捐渠道,多措并举,推动慈善募捐多元化,烟台市慈善总会建立健全全民募捐机制、建立长效募捐机制、争取外部慈善项目。制定《烟台市慈善总会冠名慈善公益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大力募集冠名慈善基金,吸引了106个企业和个人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募集善款5225万元。开通“慈善捐款电话热线”和“网上募捐平台”,经常性举办义卖、义拍和销售附捐等活动。开展全市“爱心捐助”活动,2017年接收1234.57万元,参与人数达7.5万人次,募捐活动事先全民化、经常化。慈善募集款数逐年增加,推动了募捐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烟台市慈善总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共募集善款7.09亿元,物资折款3.93亿元。
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慈善组织推动,更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据了解,烟台市共设立义工管理中心31个、义工工作站139个,注册义工6.2万人,星级慈善义工超过 2.2万人。围绕扶贫、济困、助学、帮助老弱病残等不同群体,积极投身义务服务,彰显烟台人民“爱在烟台、乐于助人”的博大情怀。
创新救助项目实施多样救助
“汇聚正能量,传播善声音,实现人人慈善,让每一位被救助群众都能绽放笑脸、感受温暖、重建信心,是烟台慈善人的奋斗目标。”烟台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赵东丽说,烟台市慈善总会紧紧围绕“弘扬慈善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主题,不断整合救助资源,创新救助项目,拓宽救助范围,从日常化、项目化、立体化出发,围绕爱心救助等6大方面开展救助,实施23个救助项目,发放救助金6.47亿元,发放募集物资,救助困难群众53.6万人。
开展精准扶贫项目,助力全市脱贫攻坚;连续8年开展“情系学子” 救助项目;与县市区慈善总会设立了5个肾友中心,免费为低保家庭的尿毒症患者透析2.7万次;争取了中华慈善总会“为了明天——关爱留守儿童之家”救助项目落户烟台;完善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建设中慈药品援助点,为烟台地区白血病、肝癌、肺癌患者发放药品,为大病患者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结合节假日举办针对各类困难群众的慈善救助活动,与烟台丰金集团、百纳餐饮有限公司、连峰商贸等爱心企业开展了“温暖烟台-暖母亲、暖家庭、暖学子、暖义工等系列救助活动”。
公开透明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
为了加大社会各界对烟台市慈善总会工作的监督力度,保障公众对慈善款物募集和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增强公众参与捐助的热情和慈善组织公信力,今年6月,烟台市慈善总会连续开展十届的“社会公开周”活动,将年度审计报告、款物接收原始记录、慈善救助项目实施情况及总结报告、慈善救助原始审批材料、救助手续及档案等信息面向所有公众公开一周,在开放期间,公众可查阅财务账目、救助及捐赠档案,核对财物发放情况。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也就资金募集和使用情况及救助程序的相关问题进行仔细解答。
公开周结束后,公众也可以在“每周慈善开放日”查阅有关信息和账目。切实保障了捐赠人、受益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为烟台广大爱心企业、爱心市民提供了公开、透明的捐赠环境。
烟台慈善工作围绕着“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宗旨,以对每一份爱心负责、对这一神圣事业负责,本着让每一份爱心都迹可循、传递得更远、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运行、强化公开,依法依规管好用好每一笔善款,真正为烟台慈善事业的发展营造出了监督有力、公正有序、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让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秉承“人人可慈善”理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发展成果共享贡献了力量。
记者 郭诗锦 通迅员 单伟伟
最新文章